到河南新县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近年来,新县关工委始终牢记的殷殷嘱托,聚焦青少年学生,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四个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功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打造成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一是提升陈展水平,在效果辐射上求“广”。撰写《红旗不倒大别山》陈展文字大纲,全景展示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再现大别山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历史,让青少年在参观寻访中感悟感知红色政权是怎样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引导广大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使命,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举办《风雨同舟 疫去春归——新县疫情防控专题展》《号角——大别山红色标语口号专题展》《永远跟党走——大别山革命文物展》等主题展览,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红色打卡地。开展送展送课进校园活动,将红色文化送进校园,让红色血脉在校园流淌。

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讲好)(1)

二是挖掘文物故事,在价值引领上求“真”。面向社会发布文物征集公告,向将帅子女、烈士和红军后代广泛征集革命文物。组织开展“口述历史”抢救和采集工程,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提炼革命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编写革命文物故事30多篇,其中《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红25军政委吴焕先用过的罗盘、独臂将军陈波血染的党证3件革命文物讲进央视《百家讲坛》。与海燕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红色见证映初心——大别山红色文物故事丛书》,作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红色教育读本,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用起来、亮起来,让革命精神世代相传。

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讲好)(2)

三是深化红色研学,在载体引育上求“活”。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召募青少年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小小讲解员”讲解和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青少年研学精品线路,设置研学精品课程,开设《我说大别山》红色故事讲座,开辟《红色故事小讲堂》专栏,开展“大别山红色教育营”研学活动,举办《我们的抗疫故事》《我在身边》等专题讲座;开展“相约古村落、民俗我传承”“我是国旗护旗手”“不忘初心‘船’递梦想”等主题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基地。

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讲好)(3)

四是打造特色品牌,在实践引导上求“实”。紧紧围绕讲好“四个故事”,组织青少年学生精心编排《我们的红土地》《桂花飘香》《红薯地里埋银元》等红色情景剧,激活红色记忆。邀请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道德模范,到博物馆给青少年宣讲党史国史和大别山精神,增强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青年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