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2)

01

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3)

(2)实验用品

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3)实验装置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4)

(4)实验步骤

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

锥形瓶: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

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5)

(5)实验滴定

注意:

①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②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④读数时,要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的最低点读取溶液的体积。

(6)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及待测碱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6)

计算。

(7)滴定曲线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7)

02

误差分析

(1)原理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8)

VB是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cB的大小取决于VA的大小,VA大则cB大,VA小则cB小。

(2)误差分析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 有:

步骤 步骤 VA cB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量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变小 偏低

滴定 1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2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大 偏高

3酸式滴定管中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4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 变大 偏高

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变小 偏低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变大 偏高

两次滴定所消耗酸液的体积相差太大 无法判断

03

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

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氧化还原滴定法

①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②实例

a.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4 6H 5H2C2O4===10CO2↑ 2Mn2 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b.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

2Na2S2O3 I2===Na2S4O6 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双指示剂滴定法(以盐酸滴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为例)

酚酞作指示剂:NaOH HCl===NaCl H2O

Na2CO3 HCl===NaCl NaHCO3

甲基橙作指示剂:NaHCO3 HCl===NaCl CO2↑ H2O

(3)沉淀滴定法(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

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 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或I的含量。

04

考试规范答题

1. 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

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②碱式滴定管:

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2. 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

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②碱式滴定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05

例题解析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直到当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mL,所用盐酸的体积为____mL。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9)

【答案】

(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半分钟内不褪色

(2)D

(3)0.10 25.90 25.80

【解析】

(1)滴定实验中规范操作:左控塞,右摇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误差分析应根据

高中酸碱滴定实验要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0)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内壁附着水,可将加入的盐酸稀释,滴定相同量的碱,所需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待测液的体积一旦确定,倒入锥形瓶后,加蒸馏水不影响OH-的物质的量,也就不影响滴定结果; 若排出气泡,液面下降,故读取的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正确读数和错误读数如图所示,使所测结果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