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儿歌,后来知道,其实小白兔并不爱吃萝卜。再后来,听到一个段子,说是和黑熊一起在野外出恭,熊问它带没带手纸,没带的话不怕脏吗?小白兔说不怕,熊就抓起小白兔擦了自己的屁股。

坦率地讲,我很长时间都没听懂这个段子,也没有觉得可乐,直到看到名将白起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的两大强国,中国最后会统一在谁手里?很显然,不是秦,就是赵。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为争夺上党,开始长达三年的对峙。赵将廉颇筑起三道壁垒,坚守不出,秦国用计让赵王用赵括换掉廉颇,暗地里派白起领军,公元前260年,赵括主动出击,秦军诈败,引诱赵军至老马岭壁垒前,另派两万五千人绕到石长城壁垒后面,切断赵军与邯郸之间联系,五千骑兵实行穿插,切断赵军与石长城壁垒之间联系,之后迅速分别从南路军和西路军抽调三万和一万步卒向北及东北两个方向增援,要求各路将领坚守所有隘口。

就这样,赵括五十万大军居然被五十万秦军围困在方圆几十里的长平河谷一带。赵括发现,这里虽然是广阔天地,但出口极少!北边被秦军切断了与石长城壁垒的联系(壁垒本身也被包围了),西边有老马岭壁垒,东边有丹水,南边有秦军壁垒,仅有的几个隘口已被秦军封死,根本无法逃脱。

名将怎么评价白起的(替领导背锅就要背得死心塌地吗)(1)

秦军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等着赵军饿死。赵军想突围,就强力压制,赵军退回去,就继续围着。最后,赵军杀战马,人相食,非常惨烈。四十六天后,包括赵括在内的二十五万人战死,剩余二十万人向白起投降。大家熟知的“纸上谈兵”故事就是来自于这场长平大战,白起坑杀二十万降卒的事情就发生在此时。当前战国全部人口大约是两千万,而此战双方投入兵力就有一百万,赵国损失四十多万将士,元气大伤。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赵括说,白起身为名将,居然使诈用阴招,暗地里领军。赵括真是个小白。

《大秦帝国》对于赵括、白起等将领的刻画十分生动具体。一方面,赵括也并非一无是处。赵括虽然最终败了,但本人十分英勇,也能知错认错,甚至在八都尉被冤自杀后自责说,此战不论输赢,我赵括都将自绝,最后他是在突围时中箭而死的,到死都没有投降。另一方面,书中对于白起取胜之后的内心挣扎描写得十分细腻,完全颠覆了以往简单笼统的坑杀二十万降卒的屠夫形象。应该说,这些描写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名将怎么评价白起的(替领导背锅就要背得死心塌地吗)(2)

当时,秦军也很快要断粮了,对于二十万降卒如何处置,白起很为难。放?三年后又是一股力量。杀?二十万人呢!收?要管降卒吃饭,断粮之日更近,而且赵人强悍,同化入秦的可能很小。白起决定派蒙骜日夜兼程赶回咸阳请示秦昭襄王。

秦王想了小半个时辰,对蒙骜笑着说:

“军旅之事,本王素不过问。大战之前,本王有书:武安君得抗拒王命行事。今日却教本王如何说法?”

说完就走了。蒙骜只好找丞相范雎,范雎在书房里走了近一个小时,估计当天的万步走任务都完成了,然后叹息道,这真是难题啊。现在找什么地方能安置这二十万外籍精兵啊!关中、蜀中是腹地,不行;其他地方也各有原因不便安排,如果分散处理,难保不会逃回赵国;如果送回赵国呢?范雎说:“这仗不白打了?将军啊,老夫实在也是无计。”

秦王说不知道怎么办,丞相说我也没计策。蒙骜只好把秦王的话说了出来,范雎说,我揣摩了一下,秦王的意思就八个字:

“生杀予夺,悉听君裁。”

范雎告诉他,你也不用在咸阳等了,不会再有新的指示(王命)了。

秦昭襄王五跪得范雎

蒙骜回来跟白起说,我一路上揣摩,觉得秦王和丞相的意思只有一个字:

“杀!”

其实,白起的心思范雎也是清楚的。他对蒙骜说:

“将军试想,武安君百战名将,杀伐决断明快犀利,极少以战场之事请示王命。纵是兹事体大,难住了武安君,秦王之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也。”

意思就是说,你白起也知道是个烫手山芋,想扔给秦王和我罢了。

人精碰上人精,谁火烧眉毛谁着急,谁着急谁落后手。

如果说秦王和范雎想算计白起,白起其实也是想过算计秦王或范雎的,只是范雎比较狡猾,他看出白起的请示有点奇怪,莫非是希望秦王开口放了赵军?

总的来说,秦昭襄王、范雎、白起都是人才,但这个团队并非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完美团队。

长平大战后,范雎想到,白起如果灭了赵国位列三公,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就游说秦王召回白起,从此两人生隙。太史公司马迁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就是说,白起厉害是厉害,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范雎(应侯)会背后捣乱。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里对这一段历史演绎得很好。范雎跟秦王说,杀降这件事臣以为不洁,王还是不沾为好。秦王说,那要不你下个丞相令吧。范雎说,我也不沾为好,不然今后就没法开展丞相府的邦交工作了。

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传了口诏(没有书面文字):

“长平之战,首尾三载,举国臣民,拼死相决。如今完胜赵军,秦国已国虚民饥,武安君白起身为秦军统帅,不恤百姓之哀,不量百姓之力,不知节省用度,无端请益军粮。察前阵军粮,尚有十日用度,诏尔传诏武安君:节省度支,以有余而补不足,十日后再来请诏。”

后来白起夫人求情,口诏收回,改为一张空白诏书——其实是朝三暮四骗猴子的,换汤不换药。说到底,这个难题还是要留给白起解。

口诏也罢,白诏也罢,都是不想留下凭据,方便日后脱身。

字里行间没有一个“杀”字,但处处有杀意。节省度支,就是不要给降卒粮食了,十日后再来请诏,就是说要么饿死,要么杀死,无论你怎么变戏法,十日后一定是没有粮食了。白诏,就是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你看着办,有的锅不方便拿,你先背着。

最终,白起承担了这个杀降的责任。除了二百四十名不满十三岁的童卒送回赵国,其余二十万手无寸铁的降卒全部被杀,然后挖坑或在低洼处掩埋。

名将怎么评价白起的(替领导背锅就要背得死心塌地吗)(3)

骷髅庙,这里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坑杀赵降卒二十万处

行动前夜,蒙骜说我去(下达命令)吧,白起说,还是我去。这让我想起《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对牵头谈判的政府代表庆亲王奕劻说的话:

“人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卖国条约上,就是千古骂名,王爷还年轻,路还长着呢,还是由我来吧。”

同样是被利用,白起和三国时的成济还不太一样。成济是为了邀功请赏,当时还有别的选择。

白起心里清楚,他其实只有一个选择,为了秦国也只能如此,只不过这个决定太艰难,他很想得到秦王和丞相范雎的助力。

但是,范雎说,武安君既要军功,又要英名。言下之意,白起你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贾充对成济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就是为了今天。

秦昭襄王对白起隔空说,我就是想看看你对我是不是忠心。

白起别无选择,只好说:“都是勇士,教他们走得痛快些。”他能做的也只能这些。之后他要直捣邯郸,说明他不仅忠诚,而且职业。

在被召回后,白起不愿意再去攻打邯郸,给出的理由是战机已过,我想他也可能是没有那个心气了,长平之战时他已现老相,一鼓作气尚可,就如现在二胎政策出来后,咕咚生一个,过两年再咕咚生一个,可以。等到第一个养到八九岁,再要生一个,就会没有信心了,无他,已经不是那个状态了,前一个已经耗去了太多的精气神。所以,长平之后,就不是白起的时代了。

巅峰之时,便是下坡之前,月圆之时,就是月亏之始。再加上与范雎生隙,冥冥之中二十万冤魂的追索,白起已经无心在庙堂了。

以他的身体状态,以他的性格,最后的结局是可以想到的。相比之下,廉颇、蔺相如离赵赴楚,倒是得保全身。

回想长平那一夜,白起他对不起那二十万冤魂,但他对得起秦王,对得起秦国,因为他最终承担起了那个沉重的责任,背上了杀降二十万的千古骂名。

本文内容摘自《此秦可待:大秦帝国启示录》,研究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

名将怎么评价白起的(替领导背锅就要背得死心塌地吗)(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