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漳河的历史故事(衡水冀州:漳河故道南漳淮记事)(1)

南漳淮村漳河公园

翻开冀州区地图,会看到很多带“漳”字的村庄地名,都带有漳河的历史信息。冀州漳河故道,经南宫注入冀州边境,向西北拐去。今天的衡水湖便是历史上漳河河道积淤而成,而衡水的来历便是衡(横)(漳)水的简称而来。历史上,今天独立成水系的滏阳河便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代中期以前,现滏阳河河道曾经是漳河的主河道,北部河道成为滏阳河,南部河道成为京杭大运河德清至沧州段。

南漳淮村位于冀州市区西南20公里处。据民国《冀县志》载,漳淮村“居民悉永乐中山西漳州迁来”。漳河经由之处多变,“南、北漳淮,皆当日漳河故道,故取以村名。”居北者称北漳淮,居南者称南漳淮。

2022年9月27日,我们来到南漳淮村参加“漳河文化公园”的开园仪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漳河公园”四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南漳淮村址地处漳河故道,村名来源于漳河,漳河是母亲河,故起名漳河公园。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垛口围墙、别致的拱门设计、古老的石碾石磨、原始的温馨小屋、破旧的木船、鲜亮独特的凉亭、整齐浓郁的绿植、以及内容丰富的墙体文化……真是独具匠心,典雅别致。东墙上,是漳河文化墙,图文并茂,包括“漳河历史渊源”“古漳河流域地图”“漳水行经冀州印迹”“文人咏漳河”等板块。南漳淮村党支部书记段根茂介绍说,这个公园所在地方是村里闲置多年的学校,今天打造成漳河公园,一方面让本村的孩子了解农耕文化,不要忘了根本;另一方面给村里的老一辈和那些归乡探亲的人们留个念想,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播文明乡风的精神乐园。

提起南漳淮,不得不说史东初。史东初,1890年生于南漳淮村,幼时家境贫寒,又逢连年水旱,生活维艰。1898年,其父带着年仅8岁的史东初到天津谋生。后来,他成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先驱之一,在天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肥皂厂和第一个独资搪瓷厂,对我国北方民族工业起了奠基的作用。家喻户晓的“大前门”香烟的烟标也是他设计的,沿用至今。

作为历史名人,衡水博物馆、冀州博物馆都有史东初的文字内容,却没有史东初的照片,甚至都不知道史东初什么模样。这次冀州博物馆改造提升,把寻找史东初的照片作为一项内容。经村支书段根茂多方联系,我们终于见到了平时住南宫闺女家的史东初堂系的后人史金岭。史金岭今年76岁,其爷爷是史东初的哥哥,史东初是老二。1898年,史东初的父亲带着年仅8岁的他到天津谋生,将其兄留在老家。史金岭回今年76岁,其爷爷是史东初的哥哥,史东初是老二。1898年,史东初的父亲带着年仅8岁的他到天津谋生,将其兄留在老家。史金岭回忆说,他家里原来有不少史东初的照片,1963年上大水时损坏了一部分,后来因某种原因烧了一些,最后把剩下的几张寄给史东初的孩子了。所以,这次史金岭在其堂侄史立茂家发现的老人照片,他一看就是史东初的照片。

史东初原名叫史玉行,后来去天津后改名为史东初。1909年,史东初在日本友人三本中田帮助下,在天津关下普乐大街创立了“中成搪瓷厂”。这是中国北方第一家独资经营的搪瓷厂,后天津搪瓷厂就是在“中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待搪瓷厂生产、销售步入正轨之后,转让给好友王醒民(冀州羡家庄人)经营。1912年,史东初发现法国进口的“三花香皂”销售量很大,决心与之抗衡。他精心配制,反复试验,多方筹措,仅在一个月之内,集资二万五千银元在天津北开新街办起“中昌香皂印刷制罐厂”,这是全国第一家香皂厂,生产“金花香皂”。“金花”在质量、颜色、包装、重量方面都优于“三花”,而价格只是“三花”的五分之一。“金花”上市之后,倍受欢迎,“三花”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3年后,香皂、印刷两项俱发。史东初将印刷制罐改为“志成印刷制罐厂”转让给他人经营,其本人专心经营“中昌香皂厂”。制香皂,需要香料,当时市场上的香料、香精之类的轻工产品多系外国进口。1931年,史东初在天津东门里创办“永记香料公司”。1938年,又投资开办“建华”银号,由冀县人古罕之为经理。史东初还帮助他人从日本引进设备和技术,办起了“三条石衡器厂”“郭天成铁工厂”等企业。

史金岭听父辈人讲,史东初热爱祖国,所起厂名如“中成”“中昌”“志成”“建华”等,均寓中华民族工业必定成功,繁荣昌盛,以抵制外洋之意。由于他在天津工商界威望很高,因此日本侵占天津后,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行长利用老同学的关系,动员史东初出任天津日伪工商会长,被严词拒绝。时任伪天津市长温世珍也曾亲自登门说项,与电视剧《大宅门》中日本人逼迫白景琦出任药行商会会长的剧情是一样的。史东初严词拒绝,并说:“大节为重,何惧之有?”史东初脾气很大,可能由此生了口气,在1941年就去世了,年仅51岁。史东初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二女儿嫁给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英,后随张学英去了台湾,没有了消息。三女儿史宝芹曾在天津华侨饭店当过会计。

史东初乐善好施,对老家冀州来天津的乡亲都乐于招待,不但在天津创办了一所“东初小学”,还在家乡南漳淮村创办了一所义学,史东初出钱、本村贾广洁出地。笔者在南漳淮村见到了这所近百年前的学堂。

这是一个大门口朝西的院落,门楼是后建的,院内有正房三间,土坯建筑,灰砖挂面,外观保存完好。东西两厢房也是后建的,土坯无砖面。我们有幸见到了史东初当年建义学的合伙人贾广洁的孙子、现年75岁的贾金顶老人。健谈的老人为我们讲述了百年前史东初兴建义学的往事。具体是哪一年建的,他也不清楚,只知道当年是史东初负责出钱,他爷爷贾广洁负责出地,史东初把钱寄给贾广洁,由贾负责建设,学校建成后由贾广洁负责管理,本村史姓和贾姓的孩子不收学费。此后,贾金顶一家三代一直居住在义学房子内,直到前些年房子成危房,才搬了出来。据贾金顶老人讲,前些年还有爷爷当年留下的账本,后来不知怎么就找不到了。

在南漳淮村漳河公园还有一个惊喜发现,就是在公园北墙下立有5个石桩,每个石桩上都写着“信都书院地”。段根茂介绍,这五个石桩,有一个是村民挖房基时发现的,另外四个是前些年担在井口上方便人们提水用的。问村里老人,谁也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因上面刻有“信都书院地”字迹,感觉是文物,于是收集起来放在公园里保护起来。

信都书院始创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到清朝中期发展成为“畿辅之冠”“人才最为一时之盛”,被誉为北方学脉滋养、光大之地。古代,大多数书院都以置办学田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取经费,作为书院收入重要的经济来源。书院通过置办学田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取经费,成为书院经费收入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据民国《冀县志》载:清乾隆五年(1740年),冀州知州魏定国“置田一顷,以资膏火”于信都书院。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吴汝纶置地920亩于信都书院。前些年在开通滨湖大道时,曾挖掘出“信都书院地”界碑一通。没想到在远离县城四十多里的南漳淮村也发现了信都书院的界碑。它不仅是书院土地的地界标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对于研究信都书院的办学历史提供了依据。

为挖掘南漳淮历史,笔者在查阅清乾隆《冀州志》时,发现如下记载:“南漳淮村闫玉香所施本村义学地,乾隆六年,村民具呈归入。”显然,这个“义学地”并非是为史东初所建义学捐的,是否为信都学院的“义学地”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杨万宁 李登福(来源衡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