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的清宫影视剧,雍正帝和他的后宫嫔妃们出镜率很高。还有一个人的出镜率也很高,她就是康熙帝的德妃,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

各版影视剧里的“德妃”

《宫锁心玉》里由刘雪华饰演还是康熙帝时期的“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3)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4)

《甄嬛传》里也是由刘雪华饰演的雍正帝时期已经是太后的“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5)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6)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7)

《步步惊心》里由戴春荣饰演的“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8)

《宫锁沉香》里由邬君梅饰演的“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9)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0)

《雍正王朝》里由施建岚饰演的“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1)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2)

影视剧里出镜率高的乌雅氏,在真实的清宫里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她的一生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德妃”娘娘的宫廷生活。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3)

德妃乌雅氏画像

“德妃”乌雅氏是清宫里的生育冠军

乌雅氏,为康熙帝生育了六个孩子。她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备受争议的雍正皇帝。德妃是康熙帝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之一。

乌雅氏的个人简历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4)

乌雅氏画像

乌雅氏,出生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三月十九日,生母为塞和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她是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

十四岁进入宫廷成为宫女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二月,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在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为宫女。后来的定妃万琉哈氏是与乌雅氏同日进宫为宫女的。

“德妃”乌雅氏六次的生育记录

乌雅氏第一次怀孕生子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19岁的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这也是她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此时乌雅氏还没有任何名分。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皇四子胤禛封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史称雍正帝。

晋封德嫔

雍正帝的出生,是德妃乌雅氏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母凭子贵被晋封嫔位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十月十三日,乌雅氏单独受册封礼,册封为德嫔,时年20岁。

乌雅氏第二次怀孕生子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二月初五日,德嫔生下皇六子胤祚,时年二十一岁。

第六子胤祚六岁早夭,没有活到成年。

晋封为“德妃”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5)

德妃画像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乌雅氏与惠嫔、宜嫔、荣嫔共四人一同晋升为妃,乌雅氏被册封为德妃,时年22岁。

乌雅氏第三次怀孕生子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六月初一日,德妃乌雅氏生下皇七女,她只活了两个月就夭折了。

乌雅氏第四次怀孕生子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德妃生下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

温宪公主自幼是被孝惠章皇后抚养长大的,不仅深得祖母疼爱,也颇受康熙帝的宠爱,自小温宪公主便受到良好的教育。

康熙四十一年秋七月和硕温宪公主薨逝。雍正元年三月,和硕温宪公主追赠为固伦温宪公主。

乌雅氏第五次怀孕生子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四月二十四日,德妃乌雅氏生下皇十二女。皇十二女在十二岁时不幸夭折,未能活到成年。

乌雅氏第六次怀孕生子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6)

十四阿哥画像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正月初九日,德妃乌雅氏生下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

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祯改名为允禵,并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祯才恢复了自由。

这是乌雅氏最后一次生育,此后再也没有生育子女,她的位分也一直都是德妃,没有任何改变。

德嫔—德妃—仁寿皇太后—孝恭仁皇后

儿子雍正继位 尊为仁寿皇太后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帝驾崩,由德妃乌雅氏所生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德妃也因此尊封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仁寿皇太后。

仁寿皇太后绝食离世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仁寿皇太后乌雅氏病重,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五月二十三日丑刻,仁寿皇太后崩逝,享年六十四岁。

德妃乌雅氏死因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7)

孝恭仁皇后画像

在康熙帝升遐之日,乌雅氏哀痛深刻,决意从殉,开始不饮不食,自己素有痰疾又因康熙帝驾崩的大事,悲恸不能释怀,在癸卯五月旧疾举发,侍奉汤药冀希望可以痊愈,不料遂至大渐,继而崩逝。

仁寿皇太后正好死在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

乌雅氏与康熙帝合葬在景陵地宫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8)

康熙帝和德妃乌雅氏画像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上谥号为:孝恭仁皇后,并在景山皇家园林的寿皇殿为乌雅氏治丧。同年九月初一日,乌雅氏和康熙帝的棺椁一起合葬景陵,升祔太庙。

乌雅氏去世时,大儿子雍正帝四十五岁,每日赴乌雅氏的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

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

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

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德妃乌雅氏为什么不喜欢雍正帝?

雍正帝母子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19)

乌雅氏母子三人的画像

一,雍正帝是由孝懿皇后抚养长大的

乌雅氏在生雍正之前只是个宫女,没有任何名分,当时她并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力,刚出生的雍正被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抱走抚养,直至佟佳氏去世。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0)

佟佳氏画像(孝懿仁皇后)

都说生恩不如养恩大,雍正帝从出生一直是由佟佳氏抚养长大的,和养母佟佳氏的感情比较好。而乌雅氏只是生母,并没有亲自抚养雍正帝,对于没有养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她也会担心,自己作为生身母亲,在他心里其实也没啥地位。母子感情疏远也很正常。

在德妃乌雅氏29岁时,她生下最后一个儿子十四阿哥胤祯,那时她已经是德妃了,可以有权利亲自抚养十四阿哥,因此对老十四格外宠爱。德妃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小儿子的身上。反而对于长子雍正帝,没有很深厚的感情。

二,嫡庶尊卑 强调名分

雍正为了名正言顺的继位,强调自己嫡正身份,他是孝懿仁皇后收养的。雍正帝登基之后,称佟佳氏的堂哥隆科多为舅舅,十分亲近,反而与自己的亲舅舅并不亲昵。这也是雍正帝与生母乌雅氏关系不好的证据之一。

三,性格原因,偏爱小儿子

雍正帝从小性格孤僻,喜怒不定。这样的性格,长大之后很难表现出对生母乌雅氏的亲近,而德妃乌雅氏也并不喜欢他。

一看到雍正帝,她就想到自己的不堪过往。他时刻提醒乌雅氏过去受人欺凌的日子,加上雍正的性格也不讨喜,所以德妃一直不喜欢他,甚至不希望他称帝。

乌雅氏一直希望当时军功赫赫的十四阿哥夺得皇位,这样的母子情分,也难怪雍正帝不心寒。

四、雍正帝继位疑案

康熙皇帝晚年很喜欢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皇帝驾崩了,雍正即位,本来有夺嫡可能的十四阿哥,被雍正帝无情打压。

德妃乌雅氏认为是雍正帝抢了老十四的皇位。她又是只认十四阿哥一个儿子,自然对雍正没有好脸色。而且德妃觉得雍正害死了康熙,违背康熙皇帝传位于十四阿哥的意愿,夺得了皇位,怀疑他得位不正。

德妃乌雅氏为何拒绝接受太后尊位?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1)

乌雅氏画像

雍正帝登基,作为皇帝生母的德妃乌雅氏自然就成为皇太后,既然是皇太后就要有相应的尊号。

在雍正元年的五月,雍正帝就为母亲拟定了一个尊号:仁寿皇太后。之所以拟定为这个封号,是因为雍正帝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长寿,只可惜一切都是天不遂人愿。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本来是雍正登基的大喜日子,帝国即将迎来一位新皇帝。按照礼制来说,皇帝登基前首先要叩谒梓宫,然后换掉缟素,穿上礼服前来拜谢母亲,到未来的皇太后面前行礼。

太后需要在前一天以皇太后的身份入住慈宁宫,戴上凤冠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而礼部向太后进呈册封太后的金册,这叫叩谢父母恩德,是一定要走的程序。

乌雅氏既不接受“仁寿”皇太后的尊号、也不肯搬入太后应当居住的宁寿宫,而且在雍正登基的前夕,乌雅氏还拒不接受雍正向其行叩拜大礼。

1、乌雅氏拒绝接受雍正帝的朝贺

坚决不肯搬进慈宁宫

关键时刻,作为皇帝生母的乌雅氏却拒绝搬入慈宁宫,也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尊号。雍正帝是又急又慌又无可奈何,但还得耐着性子请母亲移驾慈宁宫,都遭到乌雅氏的明确拒绝。礼部的官员亲自捧着登基典礼的仪式单去请乌雅氏移驾。

乌雅氏只说了一句:“皇帝登大位,理应受贺。至与我行礼,有何关系?况先帝丧服中,我心实为不安。著免行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当了皇帝那是你的事,跟我有啥关系?我现在还在给先帝服丧呢,让我换上朝服接受你的行礼这可让我内心不安,就免了吧。

登基典礼要是无法如期举行那就代表着太后不承认雍正这个皇帝。无奈的雍正帝只能拉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礼部、内务府总管一起再次向乌雅氏进谏。

这次乌雅氏妥协了,她说:“诸王大臣既然援引先帝所行大礼,恳切求请,我亦无可如何。今晚于梓宫前谢恩后,再行还宫。”

就这样乌雅氏极不情愿的接受了群臣们的贺礼后,又马上回到了她作为妃子所居住的永和宫内。

2、乌雅氏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尊号

到死不承认雍正帝的皇帝身份

乌雅氏拒绝接受皇太后的称号,不管是礼部还是王大臣、大学士等如何再三恳请也没有打动乌雅氏。

乌雅氏传下懿旨:“予自幼入宫,蒙大行皇帝深恩,备位妃列五十几年,虽夙夜小心,勤修内职,未能图报万一。以下讲,命予子为皇帝,实非吾梦想所期,并欲相从圣祖于地下。今诸王大臣请上尊称,此时梓宫大事正在举行,尊崇典礼,我心不安。你们要体谅我,不要再请。”诸王大臣又引经据典,具折恳请,乌雅氏坚执不允。

  乌雅氏这样斩钉截铁的态度逼的雍正帝在永和宫前长跪不起。乌雅氏迫于无奈才冷冷的回复一句:“皇帝及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切求请,予亦无可如何。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是:随你的便吧,反正我当不当皇太后是无所谓了。

尽管乌雅氏迫于压力勉强接受了太后称号,但一直没有举行册宝典礼,而且直到去世。乌雅氏也没有搬进只有太后才能居住的慈宁宫,一直都住在永和宫。

《清世宗实录》中记载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在得知雍正即位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有意思是:为何是他继位,这不是我想要的。

雍正登基,而他的同胞弟弟十四阿哥,却是他的政敌,是失败的那一方。极度偏心小儿子的德妃,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她当众怀疑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拒不接受太后封号,还发誓要追随康熙帝而去,种种行为,让雍正饱受非议一直背负着逼死母亲的罪名。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2)

雍正帝和同胞弟弟十四阿哥

德妃乌雅氏在雍正帝即位后,因为时时担心他们两兄弟手足相残,以至气郁在心,病倒在床。雍正帝见此,便衣不解带地在一旁伺候,为德妃煎药并亲自喂她吃药。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3)

《甄嬛传》太后

直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德妃乌雅氏就崩逝在永和宫中,她到死都没有像其他皇太后那样进行正式的册封大典。乌雅氏的这一做法摆明了就是到死都不认可雍正帝的正统之位。

手足相残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德妃乌雅氏活着的时候,雍正帝只是将胤祯软禁在遵化。德妃乌雅氏去世后,雍正帝才对十四阿哥下狠手,虽然不断有官员进言要求处死十四阿哥,但雍正帝最终念在同胞兄弟的面子上,只是将其幽禁并没有处死。

德妃传主要嫔妃有几个(德妃传雍正帝的生母)(24)

雍正帝和乌雅氏母子画像

乌雅氏和雍正帝基于血缘,他们是至亲的母子,然而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这一世,他们终究没有做母子的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