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独居老人去世3天(七旬独居老人突然离世)(1)

当邻居破门冲进李伯伯家时,他已经倒在卫生间门口,一动不动、浑身冰凉。

没有人知道他那天经历了什么。

李燕电话响了,是邻居打来的,她立即接听:“燕子,赶快回家,你爸爸出事了。

对了,赶紧给你哥打电话,速回!……”

电话那头传来李燕惊慌又颤抖的声音,“叔叔,我爸怎么了?你快说啊!”

“你爸...他...他走了...”

李燕是李伯伯的长女,在市里中学任教。她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李伟。大学毕业后留在省会工作,现在早已在那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

前两年,因为新冠疫情好久没回来了。

而李燕不仅忙于在线给学生授课,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尤其是刚刚上高中的儿子,仿佛是上天派来折磨她一般。

她自己就是老师,别看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得明明白白的,对自己的孩子却屡屡碰壁。

为了保证儿子上好网课,家里给他买了新的电脑和智能手机,但只要她一眼没照顾到,儿子就一边上网课一边玩手机,不是玩王者荣耀,就是刷抖音,乐此不疲。

为此,李燕不知道跟丈夫吵了多少回。

李燕的丈夫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平时就图个安逸平稳,没有太大的野心,对待儿子更是一副“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态度,对待儿子教育问题更是毫不在意。

教育孩子的事情更是全指望李燕。

更让她苦恼的是,自己公公婆婆也不省油的灯,不仅不帮她管孩子,还成天念叨她,挑她毛病,说他脾气不好,性格暴躁,一点没有贤妻良母的样子。甚至还偷偷教唆孙子别搭理她。

李燕在家里真成了“夹心饼干”,再加上自己工作,她根本无暇照顾住在乡下的年迈父亲。

唯一的联系基本上是通过手机进行的。

自己母亲已经没了三年多了,最开始,李燕想着让父亲跟自己一起住,自己公婆在城里有房子。

但住了不到一周,父亲说啥都要回家,说在这里住不惯,还是在乡下住得自在。

李燕听父亲的话很生气:“爸,你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我们怎么能放心你自己在乡下住呢?”

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为我们考虑考虑啊,万一真出啥事了,我们哪能顾得及啊……’。

听了她的话,父亲久久沉默:

“丫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你爸我一辈子都硬气,不求人,不能老了老人赖在你家,求你们这一口饭,我可丢不起那人……”

李燕听了父亲的话,就知道公公婆婆肯定是在背后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让父亲这么生气,边要找他们说道说道。

父亲赶忙拦住她:“丫头,我不想让你难做,你啊,也别让我为难啊。乡下离你这也不远,坐车也用不上一个小时,你要是真有心,有空就常回家看看我。放心,虽然你和你弟弟不在家,但我身边不是还有一群邻居吗?都是乡里乡亲老街坊了,有啥事都能帮我搭个手,照应照应。不过啊,你们就得多搭点人情咯。”

听到父亲的话,李燕也就不再劝父亲留下来了。

父亲是全心全意地爱着她的,她都知道。

李伟听说父亲要回乡下,不住姐姐家后,立马就要开车回来,接父亲上自己家住。

父亲还是不肯。

李伟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孙子读的是寄宿学校,就儿媳一个人在家,自己做公公的,更不方便去。

姐弟二人眼看说服不了父亲,只能从了他。街里街坊、上上下下都打点了一圈,万一父亲真有了啥事,身边邻居都能帮上一把。

幸运的是,父亲这几年身体很稳定,也不干农活了,姐弟俩每个月给他3000元生活费。

一个人吃住足够了。

李燕一有空就回去,帮父亲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做点饭菜,生活平静又安定。

今年夏天,李燕家的儿子升入高中,自己的时间明显的紧张了起来。她既要关注儿子的网课,又要管着自己的学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

父亲嘱咐她,自己一切都好,没事别往回跑了,孩子更重要。

李燕只能每隔三两天就给父亲挂个电话,连个视频啥的。

不过李伯伯有个坏习惯,他不喜欢随身携带手机,所以十个电话有八九个都接不通。

因为这事,李燕说了他好多次,李伯伯总是笑着打个哈哈,回头该怎样还怎样。

李燕直接没了脾气……

那天,李燕一早起来就给父亲打电话,可是一直打不通,她以为父亲又出去散步没带手机,便寻思中午再给他打个电话。

结果午饭的时候因为点事岔过去了,她忘记打电话了,等她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她赶忙打了第二个电话。

但电话那头依然没人接听。

于是,她接连打了十几个电话,到了晚上还是无人接听,她才惊觉不对劲儿,就给邻居打了电话。

邻居过去推门,发现门是从里面反锁的,他拿着镐破门而入,发现李伯伯倒在卫生间门口,已经没了呼吸。

他的手机,离他的手只有几步远。邻居弯腰捡起手机,上面显示17个未接来电。

邻居的心顿时一痛。要是前两个电话没打通,打电话的人留心点,可能,李伯伯就不会走了。

如果,李伯伯平时手机不离身,这样的悲剧会不会不发生?

只可惜,没有如果...

放眼看去,现在的农村、乡下、县城,有多少的老人被称为留守老人,同时还是空巢老人。

他们的孩子都为了生活在外奔波打拼,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照顾他们。

为了不增加孩子的负担,这些老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独居。

如果两个老人都在,还能互相照顾,但如果一方先去了,另一个老人就只能忍受孤独了。

像李伯伯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他们不是不想在子女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办法,他们是能选择离开,默默地看着子女前行。

也许,不添麻烦,不拖后腿,不成为负担,是做父母对子女最后的付出,也是最极致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