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二十余年的记者,回归正常平淡生活也已经好几年的我,本以为不会再为一些意外,一些伤痛,一些灾难和苦难如油煎心,如己亲历,如鲠在喉,但长沙的塌楼还是让我破了防。

愿我的孩子在天堂也能一切安好(愿你们去的世界)(1)

最开始,我是没有太多感觉的,新闻都很简洁,生存者的救援都很感人,连最后宣布救援结束的权威媒体稿件都是短短五十个字的简讯。一颗石头扔进水里,从溅起水花到水面平复,也就如此吧。正常的无法再正常。

直到看到一些自媒体列出的那五十三个遇难者的名单,直到知道其中三十六人都是长沙医学院的学生,直到看到他们每个人的大体信息,直到一条条的读他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的年纪,直到知道他们都还是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

他们在青年节前,还没有把自己的花开出样子,一瞬间就离这个世界而去,三十六张最青年的面孔,在十天的时间里,如果不注意,也像根本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因为我之前根本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和名字。

女儿是怎么知道的呢?她说怎么湖南卫视突然停播了所有的综艺节目?我告诉她原因,她沉默很久,说起码会有很多很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因为湖南卫视的举动,而知道有三十六个年轻人走了,好歹这也算一种纪念。

看长沙医学院的网络消息,每一个离去的年轻人,都在被以各种方式缅怀,但一个个不同个体的缅怀,都在以碎片的方式呈现,怎么都无法把这三十六个孩子在他们离去后,以一种温暖而清晰的方式,有责任有情怀有人性的让这些孩子们在一起,被集中纪念。

没有。

所有应该做这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没有。

愿我的孩子在天堂也能一切安好(愿你们去的世界)(2)

让他们在一起,占据一张纸或一个网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上他们的过往,在我看来,怎么样都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既是对他们家人的一种交代和慰籍,也是这个社会该表达的哀伤和提醒,更是这个世界对他们曾经来过的记录。

可这样的应该和举手之劳,仿佛在各个方面突然有了默契,悄无声息的都选择了遗忘。

这些孩子怎么了?

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是长沙的孩子,他们是我们所有人的孩子,为什么就因为面对一个意外和灾难,我们就没有了想看他们一眼的权利?

是担心我们承受不起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汶川地震和现在的新冠,我们都是怎么面对的?

是担心不可控的影响吗?

当面对这样的哀痛,不去选择抚慰,而去选择淡化,那只会让更多的人,背离和质疑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温暖。

这些孩子们,因为他们的离去,带给了这个城市一道巨大的伤口。而我看着这道伤口,担心它不会愈合。

因为虽然这些孩子们走了,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情感却不会消失,在所有知道他们名字的人都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们还会存在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者是一封信,或者是一个手机号码,或者是一份情谊,或者是夜里酒里日常里总会突然而起的惦记。

时间确实能平复很多东西,但平复就是可以忘记吗?平复就是可以和解吗?平复就是假装一件事一个人从没有存在过发生过吗?

没有可能。所有发生过的,一定都会在时间的水面下潜行,诛心蚀骨,经久不息。

如果说这些孩子被意外所伤害,是无可避免的,那么,这些孩子被刻意的遗忘所伤害,是不可容忍的。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凋谢的代价,我们却连一个深深地拥抱都不敢给?

孩子们,愿你们去的世界,是天堂。

愿我的孩子在天堂也能一切安好(愿你们去的世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