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

御书钱,就是由皇帝亲笔书写钱文,然后铸造钱币流传后世。御书钱首先要求帝王的书法需要相当高的造诣。

而宋代重文轻武,以文治天下,御书钱也是自宋太宗赵广义伊始,是宋代独有的皇帝亲自在钱币上抒写钱文的朝代。

1.宋太宗书法 “真造八法,草入三眜,行书无对,飞白入神。”可见其书法造诣之深。太宗御书“淳化元宝”“至道元宝”。

(1)“淳化元宝” 钱文旋读,光背无文,钱币直径约2.4厘米,重量约为3.8克,分真、行、草三中书法钱文。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

淳化元宝行书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2)

淳化元宝草书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3)

淳化元宝真书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4)

淳化元宝佛钱

(2)至道元宝其径2.5厘米,重3.8克,书体分真、行、草三体。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5)

2. 宋真宗赵恒,“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御书了“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和“天禧通宝”四版钱币,书体都是楷书。

(1)“咸平元宝”小平钱,钱文真书,旋读,背部有四决文以及四出文,直径约为24毫米,重量约4克,有铁钱,此外,咸平元宝还有较罕见的背星版。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6)

(2)景德元宝小平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另有大铜钱及大小铁钱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7)

(3)祥符元宝”就是有名的“吉祥钱”,当时很多青年男女把它作为定情的信物互相交换,直到今天,有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习惯。

钱币直径25mm左右,钱文真书体,铸造较为精整。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8)

(4)天禧通宝与祥符元宝并称为吉祥双币。也叫姻缘钱,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能够从一个蜀姬与宋皇赵恒走到一起,天禧通宝见证了一段灰姑娘式爱情。

天禧通宝小平钱,钱文真书,光背,有大小字不同的版别。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9)

3.宋徽宗,提起宋徽宗大家都不陌生,“瘦金体”更是千古一绝。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宋徽宗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的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把钱文书法分两类一种是宋徽宗的,一种是其他 人的。你可以对比看看徽宗的钱文书法,字迹里透着骨,又不失厚重,遒劲有力。

在他统治的20多年里曾亲自书写了崇宁、大观、政和等年号的钱文

(1)崇宁年号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钱文宋徽宗瘦金体。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0)

(2)大观通宝,钱文瘦金体,直读,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种版式。其中当十大钱最为精美。小平钱因面文中“通”字的写法多样而又近十种版别。比较少见的钱币有合背钱、背栗纹以及背星月。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1)

(3)政和通宝,制作精美,面文为隶书与篆书两种,直读,光背。种类多样,小平钱质地精良。有珍罕的银质“政和通宝”,古泉大珍。“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2)

4.宋高宗赵构,高宗的书法号称比其父徽宗更胜一筹,赵构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升仙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仿其书迹。赵构的草书洛神赋更是拍出了1.5亿的天价。

(1)建炎通宝,钱面:钱文“建炎通宝”四字直读,真书,面四柱。钱背:光背。面文真、篆、隶三种书体,可配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铁钱,有大字、小字,背“川”、省宝、点建等版别和铁母。其中小平钱直径24毫米,重量约为3.5克,折二钱28毫米,重约5.5-5.8克,折三30毫米,重约9.3克。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3)

(2)建炎元宝(疑似御书),面文为篆书与隶书两种,旋读,背部没有文字,有小平钱、折二钱、折三钱都比较少见。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4)

(3)建炎重宝(疑似御书),面文篆书,直读光背,直径约3毫米,重约9.5克。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5)

(4)绍兴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直读,书体则皆为真书。另外,谱录中又有“绍兴通宝”瘦金体旋读折五、折十型试样大钱存世。

四川汉字铜币当制钱一百文背逆币(古泉名珍御书钱)(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