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1)

有网友发来信息:小编你帮我看一下这是什么鸟?是一个朋友送的。我打开图片一看,惊呆了,不明白朋友送他这只鸟是什么意思。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2)

各位鸟友应该知道这是什么吧:这是一只鹌鹑。就是“鹌鹑蛋”那个鹌鹑。作为常见的一种野鸟,这只鹌鹑一定也是被野外抓来的。

其实很多人都说,在自然界中的鸟儿,被一辈子关在笼子里,只为了供人娱乐并不是一个高雅的趣味。作为鸟类科普作者,小编也要说一句:观赏鸟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早已经筛选出了哪些适合家养哪些不适合家养。适合家养的鸟儿谈不上残忍,但有些鸟儿,确实只属于自然。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3)

暂且不提它们是否有观赏价值,从这类鸟儿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来说:家养就是害了它们。强行饲养这样一种野生鸟,无异于杀生。

接下来小编要跟各位分享几种容易捕获可能被饲养的的鸟儿,这几种鸟儿,即使您再喜欢鸟,也请不要饲养在家里:因为它们永远属于大自然。


不要家养的鸟儿:鸳鸯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4)

鸳鸯自古被誉为“婚姻”“姻缘”夫妻“的象征,因为鸳鸯最可人的地方,就是出入成双结对。市场出现于文化故事和神话故事中的鸟儿。

人们对这种鸟儿有憧憬,便想饲养在家里观赏。但是小编要说:鸳鸯是属于池塘的,它们喜欢自由,需要广阔的水面和芦苇荡。家庭饲养鸳鸯成活率不高,并且非常不利于鸳鸯的健康。让鸳鸯成双成对,自由地生活在水面上吧。


不要家养的鸟儿:黄鹂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5)

黄鹂鸟在唐朝进入人们视线,是唐朝诗人画家最喜欢最崇拜的一种鸟。在唐朝,黄鹂是皇家御鸟,民间是不允许饲养的。在唐朝人们欣赏黄鹂的清脆鸣叫。实际上是因为那个时代,资源有限,画眉等著名鸣鸟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其实黄鹂的叫声没大家认为的那么好听,和百灵芙蓉等差距太大了。而且家养黄鹂粪便多,难清理。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6)

黄鹂属于群居鸟儿,习惯成对出入,善飞善穿梭于树林,它们并不适合养在笼子里。树林才是它们的家。


不要家养的鸟儿:金腰燕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7)

金腰燕的习性和家燕几乎一样:亲人信任人,空中捕食飞虫,檐下筑巢等。它们不需要家养,野外生存能力极强,不喜欢被囚禁。

笼养金腰燕活不长久,也没什么价值。把它们放回城市的天空,就是对这种鸟儿最大的帮助。所有的燕子都不要家养。


不要家养的鸟儿:喜鹊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8)

不得不说,喜鹊非常漂亮,长长的尾巴和宽广的双翼,而且喜鹊被赋予了“吉祥”的含义。是老百姓津津乐道,也非常常见的一种鸟。

喜鹊也是被一部分人当做观赏鸟来饲养的,但是因为喜鹊提醒不小,尾巴又长,所以一般都会用笼架饲养喜鹊,防止尾巴在狭窄的笼子里受伤脱羽。如果是买来的繁殖的喜鹊,从小养了就养了吧。但是如果落进小院和家里的喜鹊,大家还是不要饲养。成年喜鹊基本上不可能养熟,开食困难。把野生喜鹊放生,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吉祥”回报你的。


不要家养的鸟儿:家麻雀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9)

大家最常见到的麻雀就是家麻雀。这是一种城市鸟儿,飞行快速,成群结队出没,集体觅食。家麻雀不是和家养,它们有很大的飞行需求,向往自由,不怕人但是却不喜欢和人相处。

以前常见到有人用补网捕捉麻雀,到后来麻雀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这种现象才被制止。麻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向往天空,那就让它们回到天空吧。


鹌鹑鸟的生活习性(有人送了我一只鹌鹑)(10)

我们有很多鸟儿,性格友善,观赏价值高,野外生存能力不强,能快速适应家庭生活,例如绣眼八哥鹦鹉等,没有必要去强行饲养那些本应该属于自然不属于笼子的鸟儿。

作为一个合格的养鸟人,最基础的底线是:需要自由的鸟便给予自由,强扭的瓜不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