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朋友留言给我,问我说:“市面上各种有关《论语》解释的书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说实话,只要是在正规渠道出版的书籍作品,对于《论语》大多数章节的注解基本是大同小异的。我的版本亦如此。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高下之分呢?作者本人对一些关键的,特别是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语句,他怎么解读。

拿我个人为例,我接触《论语》的时候还在读书,最近十几年把重点放在儒家经典的讲学上,期间我研究了中外400多家注解,比较有心得的有十几处,和世面上流行的解读不太一样。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了解我解读的《论语》有什么特色?你可以先从这10句话入手。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1·1》

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1)

这句话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学而时习之”的“时”,很多人翻译为“时常”,但我认为翻译为“恰当的时候”更恰当。

在古代,“时”较少当做“时常”讲,当做“时机”讲的时候较多。好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样。譬如,孟子把圣人分成四种,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意思是孔子在适当的时候该怎样就怎样。

而且,学习时常复习,就会觉得很愉快吗?这没有道理。学习过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练习、加强理解,就感到愉快,这样才说得通。

2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篇1·3》

《阳货篇17·17》

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2)

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一个人只是和别人花言巧语、和颜悦色,怎么就没有了仁心呢?这个很明显是不了解“仁”代表的意义,根本不知道孔子在说什么。

“仁”在这里译作“真诚的心意”。因为巧言令色只注意到言和色,只是对外,忽略了内在的真诚。

需要强调的是,“鲜矣”不是“完全没有”。与人交往时,为了互相尊重,顺利交换意见,没有人会反对“巧言令色”,但是要特别提醒自己是否“真诚”。少了真诚就无法自觉其向善的要求。

孔子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人可以保有内在真诚的情感,如果一个人能把两者结合,内外合一,这种人是很值得交往的。

3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篇2·2》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3)

有人解释道:《诗经》的思想是无邪的。这就有疑问了,《诗经》是谈思想的吗?另外,思想的主体是个人,能保证作者的思想无邪吗?能保证编者的思想无邪吗?能保证读者的思想无邪吗?显然不能。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鲁颂·駉》,“思”不是指心思,而是句尾或者句首助词,无含义;“无邪”,描写的是马向前直行时勇健的样子。这是文学作品中对“真诚”的描写。

《诗经》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的真诚,不矫揉造作,不堆砌文辞。所以“思无邪”的意思是:一切出自真诚。

人时常戴着面具与人交往,因为担心会吃亏、上当或被别人欺负,所以有各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唯独没有真诚的心意。人活在世界上只要真诚,就可以重新开始。

4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为政篇2·16》

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造成争论不休的祸害。”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4)

这里的“攻”字,有人译成“研究”,但我认为在此是指“批判”

“攻”字在《论语》里,还有好几处做“批判”解。譬如,孔子的学生冉有在政治方面很有才华,但是他不但没有照顾百姓,反而替他的老板季氏增加税收,所以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先进篇11·17》)。

“异端”在中国古代即“与我不同的主张”,并不代表一定不对。孔子希望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篇15·40》),但不必互相批判。

有些人认为“斯害也已”是指祸害就会结束。批判不同立场的说法,祸害就会结束吗?其实,祸害才刚刚开始。

孔子的原则是,不要批判别人,因为批判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会造成争论不休的祸害。所以我们应该只谈自己的想法,不与人争吵。

自古以来不同学派互相批判,造成许多祸害。不过,如果不用“攻”,而改以互相切磋请益,则未尝不能促进学术进步。孔子在做人与为学上显然都比较宽容。

5

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2·4》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5)

关于“耳顺”,历来众说纷纭。“耳顺”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耳朵都听得很顺。如此一来,岂不是乡愿了吗?这显然不合孔子的原意。

我认为,“六十而(耳)顺”,“顺”是指行动,用行动来表示顺从天命。由知天命而畏天命(《季氏篇16·8》),然后对天命的具体要求必须顺从与实践。

有些人则认为耳顺就是顺耳,这也很难说得通。也有些人认为六十岁时人生的境界与耳朵有关,因为圣人的“圣(聖)”字,左边是耳朵,所以“六十而耳顺”与此有关。但是,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篇7·34》),可见这种说法也不对。

我把“耳”字放在括号里,因为我认为它是衍文,理由如下:

一、孔子自述的六个阶段,都是直接以动词描写修行的进展,不宜有例外。

“耳”字在《论语》里面只出现了四次,有两次为语气词:一次在《阳货篇17·4》:“前言戏之耳。”另一次在《雍也篇6·14》:“女得人焉耳乎?”而《泰伯篇8·15》提到:“洋洋乎盈耳哉!”这里的“耳”字指耳朵。由此推知,“耳”字在原文里并不重要。

二、敦煌石经的版本是“六十如顺”,无耳字。

三、孟子私淑孔子,谈到“顺乎天”,他在宣称“舍我其谁”时,正是想要顺天命。

如果“耳顺”如此重要,后代在研究时一定会引申其理,但是,孟子未曾提起过耳顺。《易传》中“顺天命”一词,至少出现了三次。由此可知,“六十而耳顺”的“耳”字,很可能是学生抄写之误。

四、顺天命与孔子生平事迹完全相应,耳顺则无合理的解释。孔子周游列国,两度遭逢杀身之祸。当生命面临威胁时,他立即诉之于天。

五、先秦典籍中从未谈及“耳顺”,倒是一再谈到“顺天命”、“顺乎天”等。

一般,生死攸关时一个人的信仰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六十而顺”是说:天是我所信仰的,我现在正在顺天。最好的证据是仪城的封疆官员请见之后,公开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篇3·24》)

总之,从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演变中,都找不到“耳顺”的合理解释。将孔子此话和他生平的行为互相印证,可以确定,“六十而顺”是指顺天命。

6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八佾篇3·12》

祭祀时有如受祭者真的存在。祭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存在。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6)

​有人将孔子的话断为“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我没有参与祭祀,就好像没有真正祭祀一样。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

祭祀的对象是祖先与神明,合称鬼神。鬼神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们的作用却不可否定,这是古人祭祀的前提。为了显示这种作用,行祭者必须斋戒,以求专心与诚意,行祭时更要虔诚恭敬,这才是“如”字之意。

唐代的韩愈说得好,孔子这是在“讥祭如不祭”者。当时显然有许多人“祭如不祭”,即祭祀时毫不庄重,这当然应该受到批判。

孔子祭祀时非常虔诚严肃,好像鬼神就在面前一样。这句话是说,他不欣赏那种“祭如不祭”的态度。

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7·2》

孔子说:“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做到这些,其他一切与我有何关系呢?”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罕篇·第十六章》

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做到这些,其他一切与我有何关系呢?”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7)

​这两段话在结束时都有“何有于我哉?”一语,但历来的解法颇有差异,使其意义变得模糊了。

对此语的解法有三:一是我做到了哪一点呢?(这种解法太过谦虚而不符实情);二是这几点对我有何困难呢?(这种解法稍嫌骄傲,不像孔子的语气);三是这几点我做到了多少?(这种解法有自我期许之意,比较合理)。

但是,正确的解法是:孔子特别提及日常生活的四事及三事,意思是他做到了这些,则其他一切(如富贵荣华、名利权位)“与我有何关系呢?”

正如古人在《击壤歌》所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我尽好我的本分,帝王的威权又与我何干?

孔子提到的这七件事都是职责所在或做人的基本修养。这告诉我们:人要学会脚踏实地生活,不要好高骛远。 做到这些,其他一切与我有何关系呢?

8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篇7·7》

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8)

​一般来说,这段话有几种解释,我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第一种最原始:自己带着十束肉干来找我的,我没有不教的。这句翻译后人最常采用,但逻辑上有问题。

首先《乡党篇10·8》中记载孔子“沽酒市脯,不食”,也就是不吃买来的酒与肉干,因为孔子很注意养生,外面买来的食物来路不明,不能随便乱吃。如果有学生送来肉干,难道孔子会问“是你家人做的还是买的”吗?显然不可能。

其次,孔子弟子三千,一人十束,就有三万束肉干,这样的吃法恐怕会得胃癌的。再次,说“自己带十束肉干来找我”,显得孔子高高在上,这合理吗?

第二种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自己束带修饰、服装整齐,跑来找我的我都教。

事实上,束带修饰是汉代的礼节,孔子春秋时代“行束脩”不可能是这个意思。假如采取这种解释,那“以上”的“上”又代表什么呢?是说孔子高高在上吗?

其实,以上两种解释都把“自”当做“自己”,本身就是错误的。我认为,此处应解释为“从”。在《论语》中“自”有两种用法,共出现了二十次,十次当做“从”讲,如“有朋自远方来”,“自”就是“从”的意思。

“自”当做“自己”讲时也出现了十次,但是一定是作为一个反身动词的主词。譬如,“自道”、“躬自厚”等。反身动词的“自”的受词就是“我自己,主词后面不能另有受词。“自行束脩以上”就是主词后面又有受词,这不合《论语》的文法。

古代的贵族子弟十五岁进大学时,要带着“束脩”——十条干肉,给老师。后来就用“行束脩”代表年龄(十五岁)。这是古代很常见的用法。所以这句话的解释应为:从十五岁以上的,我没有不教的。

古时候平民子弟十五岁之前有乡学,但是十五岁之后就没有地方学习了,只能子承父业。而孔子打破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继续升学的限制,开启了平民教育。这段话足以证明孔子的有教无类,它侧重的不是学生的态度,而是孔子身为老师的心愿。

9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篇12·1》

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9)

​“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分歧。一般的翻译是“克制自己的欲望,然后去遵守礼的规范,就是行仁”。这个译法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把克己复礼分开,那么“仁”和“己”有没有关系呢?

要“克己”,代表自己是坏的;要“复礼”,代表礼是好的。如果这就是“仁”,说明孔子的思想根本就没有任何创造性。因为礼是周公之礼,不是孔子发明的。如果只要把古代的礼掌握住就可以了,何必多此一举谈“仁”呢?

另一种解释是: “克”是“修”,“克己”就是“修身”,或说是“约身”,“复”是实践。这种解释还是不妥当。这句话是孔子思想的关键,如果分成两半,就变成一个难题,代表人性是恶的,本身有问题,所以需要克己或约束。这与孔子人性向善的观点,显然不一致。

我认为“克己复礼”不能分成两段来说,而应一气呵成,否则“己”与“礼”互相对立,难免沦为性恶说,或认为礼是外加于人的观点。应该把“克”解释为“能够”,这种译法在古代也是有根据的,如《大学》中的“克明俊德”,意即“能够”昭明你那高尚的德行。

并且,“为仁由己”和“克己复礼”在同一句话中出现,两者不可能存在矛盾。假如说“克己复礼”是克制自己,那么“为仁由己”的“己”不是有问题的“己”吗?前面说要“克制”,后面说要“顺着”,岂不是互相矛盾?

这么一来,“克己复礼”的意思是:人应该自觉而自愿,自主而自动,去实践礼的要求。

10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yuàn)之则怨。”

——《阳货篇17·25》

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与他们亲近,他们就无礼,对他们疏远,他们就抱怨。”

傅佩荣论语背后的故事(论语中最具争议的10句话)(10)

​这句话让孔子饱受质疑,有人就认为中国人对于女性的看法有偏差,是受儒家的影响。但这样就曲解了孔子本来的意思。

人说话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叙述事实,第二是表达立场。我认为孔子说这段话只是叙述他所看到的客观事实,而不是表达他的立场。

古代女子没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经济上也不能独立,所以心胸与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孔子所说的是当时的实情,只是在今日看来,已经不再适用了,女性也不再受歧视。

孔子这句话真正批评的,是一类人,无论男女,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人对自己差一点,就不免抱怨。

“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图片 | 蔡志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