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出历史#

导语

I905年5月的一天,大海宁静地躺在夜幕下,海船随着波浪遥遥摆动着。日军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夜色苍茫的海面上隐约出现了异常的灯光。

经过一番仔细确认,日军断定这灯光发自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信浓丸”紧急地发出:“发现似为敌舰之物,位于二O三地点。”

电报传到了日军联合舰队旗舰“三笠”号。这就是著名的对马海战的第一份电报。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当即向日军大本营下令:

在接到发现敌舰的警报之后,联合舰队即刻出动,准备将其击灭。

制定对俄作战计划的舰队作战参谋秋山真之少佐还加上了一段著名的话语:“本日天气晴朗而波浪很高。”

这句话具有着另一番的弦妙之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敌舰不能溜走。波浪很高,一方面是指俄战列舰抗浪性低,怕浪打浪。另一方面是指令,迎战俄舰队的主力要靠大型舰艇。

就这样20世纪初,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岛之间被称为对马海峡的海域,世界两个正在崛起的海军强国,在这片海面上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日军以弱胜强,大败俄军。

战争过后,俄国陆海军总司令克鲁泡特金说:

罗热斯特文斯基不但不能帮助我们的陆军,反而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他们的舰队在对马被击败了,所以才会当我们的陆军已经集中了百万大兵,正要准备前进的时候,反而来谈判和平了。

对马海战成就了日本的崛起,日本一战暴强,列入世界海军强国的队伍中,并迫使俄国坐上了谈判桌。但是,日本也因为对马海战的胜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并且严重地消耗了日本的国力,最终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因套用对马海战战术,导致中途岛海战彻底惨败。

日本海军成也对马海战战术,败也对马海战战术。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1)

日、俄两个列强的海上争霸战

一、大战在即

俄国侵入远东始于17世纪至19世纪。到甲午战争和三国干涉还辽后,清政府为感谢俄国,将中东铁路的铺设权交给了俄国。并租借旅顺、大连作为远东的基地。俄国利用庚子事变出兵东北,并朝鲜半岛扩张其势力范围。

当时日本国力不如俄国。日本为了弥补国力的差距,外交上与英国结盟。军事上,日本力求首先在陆上和海上各个击破驻扎在远东的俄军,然后,再着力打击其增援部队。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2)

1、日军偷袭俄舰队

1903年,日军不宣而战,偷袭俄国舰队盘踞地旅顺口。日俄战争全面爆发。

开战初期,日本陆军迅速控制了朝鲜半岛,又通过鸭绿江会战击破俄军,侵入辽宁,并对旅顺要塞进行一次又一次地强攻。日本海军的主要目的,是夺取相关海域的制海权。

2、旅顺口俄舰队被围堵

俄军依靠其在旅顺的舰队,有效地牵制住日军舰队,阻碍了日本的扩张。日军只有击毁俄舰队,才能自由地投入部队达到扩张的目的。

日军对停泊在旅顺的俄舰队,企图实施堵塞和布雷术对其进行封锁。虽然效果不佳,但布雷把俄军的精神领袖马卡洛夫海军中将炸死了。这个功效也不算小,起码大挫了俄海军的士气。

俄军为了摆脱日军的围堵,派遣波罗的海舰队前来增援。企图对日军来个里应外合的打击,以绝对的军事优势歼灭日军舰队。与此同时,日军也将不惜代价加强对旅顺要塞的合围,对俄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俄海军旅顺舰队司令维特格夫少将,率领分舰队突围。结果在傍晚时分,俄军旗舰“皇太子”号舰桥被击中,维特格夫少将阵亡。俄军舰队四散逃亡,有的逃往中立港外,还有5艘核心舰队主力又被逼回旅顺。

至此,俄军旅顺口分舰队名存实亡。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3)

二、日军以调整训练,待万里远航的俄海军舰队

俄军拼奏出波罗的海舰队,浩浩荡荡地前往远东。这支舰队号称“第二太平洋分舰队”,由罗热斯特文斯基率领。

因为怕航苏伊士运河搁浅,不得不绕道好望角。而俄军此次的航行行程,将围绕地球半周之远。因为日本和英国结盟,供俄军舰队停泊的港口很少,所以俄军此次远航很是艰辛,真可谓是苦不堪言。

就在俄军艰难的向远东航行的同时,成功完成了封锁旅顺并歼灭俄太平洋舰队任务后的日本联合舰队返国休息调整,东乡加紧完善作战计划。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大海战,一举彻底歼灭俄海军在远东的残余势力。

解除俄海军舰队对日军舰队的威胁,以达到完全掌控西北太平洋的制海权。日军严阵以待地准备迎战俄第2和第3太平洋舰队。东乡提出一句名言:

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

并督促鼓励官兵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4)

决战对马海峡

一、赌徒式的“U”形转向

最具决定性的战争,对马海战一触即发。俄军的第一编队取55度东北偏北航向,以11节的航速航行。而日军主力编队取170度西北偏西的航向,以12节航速航行。如此,日军舰队几乎处于俄军战舰头正面前方。

如果双方的航向不变,日军将错过截击俄军第一编队的机会。东乡认为要想一击而胜,必须向俄军的第一编队西侧发起打击,同时利用日军战舰航速的优势,压向俄军舰队。以“T”字形布阵,利用日军战舰的舷侧火炮,一起向俄军战舰开火,而俄军战舰只能用前射炮还击。这样便可以弥补日军战舰重型火炮不足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逼迫俄舰队改变航向,使他们不能前往目的地。

当东乡发出“舰队左转到16点方向”的命令时,官兵们都惊呆了,这可是一个大胆而又最具冒险性的战术。当日军完成了左转几乎16度的转弯后,在转弯点附近形成一个明显的“U”字形的航迹。

从此这个“U”字形转弯,和东乡平八郎一起载入世界海战史。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5)

这个转弯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非常性的决定意义。对于俄军,由于日军战舰是在旗舰带领下,在一个固定点做几乎掉头的大幅度的转向,目标射击诸元几乎固定。俄军战舰可以比较容易瞄准,正在转向中的日军战舰。而在做大幅度转弯中的日战舰,是不能开炮还击的。

这样就等于是日军战舰,束手等待俄军舰队的炮轰。如果日军战舰此时遇到了一支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海军舰队的话,日军舰队的悲剧将惨不忍睹。但是,日军舰队一旦完成了转弯,其战舰的侧舷火力发作起来,那就是势不可挡。如果这个决定能够成功,日军舰队将全面掌控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6)

东乡站在“三笠”号暴露的飞桥上,他清楚的明白他和他所有的战舰,都已经完全坦露在俄军战舰的炮口下,而此刻日军战舰却毫无还手之力。这一举动同样也惊呆了俄军中尉苗诺夫,他惊呼道:“太冒险了!在一分钟内,我们就能弄翻那条先导舰。”

然而,俄军舰队却因为先前的队形变换,导致俄舰队顺序混乱,只有三分之一的俄战舰能开炮,加上炮手射击准确度差,一路跋涉的艰辛还未得到休息调整,士气十分低落,造成炮火散乱,射击毫无次序,弹着点难矫正。整个舰队难以集中火力,给予日军致命的打击。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7)

二、对马海战结局

当日俄双方相距约3.6海里时,“三笠”号突然发射出日战舰的第一发炮弹,这一炮是试射炮,其目的是为了测定俄军旗舰的位置。然后,再将测试数据传达给所有的日军战舰。熟练的日军炮兵们早已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万炮齐鸣。就连英国特派观察员白金汉上尉都惊呆了,他在回忆中说:

暴风雨般的炮弹准确的落在俄国先导舰上,它立刻就被火光和黑烟所包围,炮弹是如此的密集,我已经不能计算出到底有多少命中了目标。

转过弯的日战舰,横阻在俄军战舰前方,形成“T”字射击阵势。俄军战舰进退不得,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日军战舰第一排的齐射,就摧毁了“苏沃洛夫公爵”号的前部烟囱。苗诺夫在总结时写道:

炮弹毫无阻碍地落在舰上,一触即炸,甲板和上层建筑被洞穿,碎片横飞,死伤遍地,舰桥上的扶梯被扭曲呈环状,火炮被炸上了天……火焰在全舰流动,仿佛要吞噬一切。

对马海战中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日本舰队获得了近乎完美的胜利。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8)

在对马海战中,日俄双方都开始采用了初期状态的射击指挥技术,不再是以往各炮各自为战的独立射击模式。

对马海战还是海上决战思想的巅峰之役,它直接导致了“舰队决战思想”的产生,并统治海军理论界达30年之久。深刻久远地影响着日本海军的建设。并直接引导着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迥异的装备发展和战术选择。

对马海战胜利后,日俄两国走上了谈判桌,签订《朴茨芧斯条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放弃其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并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把辽东半岛租借权转交给日本。中国和朝鲜又转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9)

总结:

对马海战是人类进入蒸汽钢铁时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对后世海军思想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

对马海战中日军指挥官东乡平八郎的“U”形转弯战术出色的展示,更是引人注目,它再次证明了“机动、快速、灵活”是海军战术的灵魂。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10)

它启迪了后世海军界的新思想:

1、现代海上局部战争,不仅要依靠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更需要有训练有素的指挥将领和战斗队员。

20世纪初,对马海战前,俄国的军事实力和海军舰队是优越于日本的。但是,由于俄舰指挥官罗热斯特文斯基缺乏新型作战理念,偏又固执傲慢。管理松散以致灯光暴露目标,战争中又错误的失去了最佳打击日战舰的战机,最终导致俄军彻底的失败。

2、正确的战争部署,战争时机的选择以及战法战术和人员士气,对于战争结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争前东乡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战略,等待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不堪的俄海军。还高举“Z”字旗鼓舞士气。

以逸待劳,鼓舞士气,大大的提高了日军的战斗力,弥补了日军武备弱势的不足。

对马海战示意图(对马海战东乡使用)(11)

3、在大国崛起和制海权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各大强国越来越紧迫地意识到,拥有强大的海军并不意味着拥有强大的制海权。而制海权又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强大的制海权,更需要军事素质、经济基础、领先的战术思想的创新、制度优化、战略运筹和海洋观念等诸多因素来支撑。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海洋意识淡薄。不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因此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来自海洋方向的欺辱。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海洋安全放在了突出位置加以强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海军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上力量,但我们绝不走“强国必霸”的老路。

中国将以强大的海军军事力量,保卫自己家园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