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官 战 斗(战例)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1)

新官战斗要图

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云南方向攻占越坝洒县的战斗中,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3团之第1、第3连于1979年2月17日,配合野战部队作战,攻克新官,首战告捷,为野战主力向敌纵深发展进攻创造了有机条件。

新官战斗,共毙敌118名,俘敌12名,摧毁敌火力点94个,暗堡78个,弹药库7座,军车7辆,缴获军用物资一部。战后,第1、第3连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第1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连”荣誉称号;第3连副班长李成文烈士被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百余名干部、战士荣立战功。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2)

李成文烈士:云南省军区边防十三团三连副班长,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新官,隔红河与我坝洒农场相望,东南两面临河,西北靠山,为越坝洒县一重镇。战前,越军在该地住有公安团一个团部,凭借起伏险要地形、村镇建筑和茂密植被,加之多年的苦心经营,构筑了多道纵横交错的堑交壕,78个暗堡、94个火力点,企图迟滞我进攻。2月17日,第1、第3连攻占了该地。

一、第1连穿插战斗

2月16日,第1连奉命执行穿插任务,由坝洒农场五队西南侧沙滩偷渡红河,沿111高地经178高地过大路穿插至193高地及178西南无名高地,秘密占领大路两侧高地,控制外发河桥及大路,断敌退路,与第3连协同作战,全歼该地守敌。

第1连在战前,多次组织干部、班长进行现地勘察,基本掌握了新官守敌部署及附近地形情况;在图上和沙盘上反复分析,研究打法,使干部、班长做到了任务明,打法明,信(记)号清。

连长决心:首先由副连长带第1排为连先头,渡过红河,穿越111、178、193等高地,穿插至新官南侧诸地;第3排随后渡河占领178西南无名高地,与第1排配合,控制新官至保果大路;连预备队由副指导员带第2排随第3排跟进,随时准备支援第1、第3排战斗;连60追击炮在178西南侧凹部占领发射阵地,支援步兵故斗。全连形成夹钳之势,与第3连协同作战,对新官守敌形成三路合围,并以火力封锁外发河,全歼新官守敌。

2月16日22时,副连长谭春祥带第1排首先偷渡红河,利用夜暗,经111、178西侧部过大路至193高地,17日1时30分秘密进至距新官仅20米的山腿一线,由右至左按第1、第2、第3班成一线占领了有利地形,控制了外发河桥至大路一线,提前穿插到位;随后第3、第2排也秘密占领了178高地及大路两侧,按时完成了穿插任务,对新官形成了攻击部署。而此时敌却毫无知觉,沉睡于美梦之中。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3)

边防十三团一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连”荣誉称号,被昆明军区授予“永不卷刃的红河钢刀连”荣誉称号。

2月17日7时05分,战斗打响,我炮声震撼群山。第1连分三路如三把钢刀从敌侧后,在正面第3连配合下,直插新官。右路,副连长谭春祥手提轻机枪,带第1排直捣敌中心宿舍区,一路勇猛冲杀,势如风卷残云,一举歼敌30余名;中路,副指导员罗孝昌手持冲锋枪,带第9班攻克数个敌火力点,插向敌阵:左路,连长和跃文带第3排从北侧直扑守敌,打得越军到处乱钻。

第1连横扫敌阵后,随即转入搜剿战斗,采取小群多路搜索战术,逐片草窝、树丛,逐个房室、地堡、隐蔽部地搜歼残敌,经29小时激战,与第3连密切配合,歼灭新官守敌大部。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云南边防部队,到“英雄连”看望。(支仲伦供稿)

此次战斗,第1连共毙敌73名,俘敌11名。摧毁敌火力点47个,暗堡42个,弹药库1座,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我亡15人,伤23人。

二、第3连进攻战斗

在攻打新官战斗中,第3连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与侧后第1连攻击配合作战,围歼新官守敌。

第3连于2月16日接受主攻任务后,立即召开了支委会,明确分工,研究打法,进行战斗编组和战斗动员,整装待发。

连长决心:利用夜暗偷渡红河,尔后第1排占领大松山高地;副连长带第2排占领119高地;第3排和炮排在副营长带领下组成连预备队,随连指行动;全连秘密占领冲击出发阵地,与侧后第1连协同作战,围歼新官守敌。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5)

三连指战员们在作战间隙学习战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

2月17日7时05分,战斗打响。连长张宏伟令突击队第1排由大松山向新官守敌发起冲击。第1排犹如猛虎下山,直冲敌核心阵地,在距敌主阵地10余米远处,敌暗火力点交叉射击,并凭借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及建筑物内设置的暗火力点固守顽抗,严密封锁了我冲击路线,两次攻击均受挫。

为减少伤亡,争取主动,连长当机立断,就地调整部署,以第2排为主体,在我火力掩护下,组织了由李成文等11人主动请战参加的爆破组,深入敌阵,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实施多点连续爆破,内外结合,前赴后继,协同作战,一举摧毁了敌47个火力点,36个暗堡,英勇激战12小时,与第1连协同作战,围歼了新官守敌。

此次战斗,全连首战告捷,共毙敌45名,俘敌中尉副连长1名;摧毁敌火力点47个,暗堡36个;缴获60迫击炮2门,炮弹66发,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冲锋枪及步枪43支,各种枪弹9595发,雷管3200余枚,示波器1 台,军车7辆,军用物资一部。

三、经验教训

(一)战前准备充分,反复实施火力侦察,查明了敌情,明确打法,奠定了战斗胜利的基础。

团史内容简要概括(团史资料新官战斗)(6)

李成文烈士的父亲将李成文生前留下的钢枪亲手交给小儿子李成全,让他接过哥哥的责任保卫祖国。

(二)步兵协同密切,士气高昂,英勇战斗,前赴后继,是第1、第3连取得此次战斗胜利的基本因素。

(三)此次战斗是我比较成功的一次穿插合围进攻战斗。

(四)灵活发挥我军近战特长,敌变我变,以攻、围、阻、搜、打、炸等灵活手段,创造和争取了战斗主动权。

(五)步炮密切协同,是减少伤亡、争取战斗时间主动权的重要保证。

(原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经验选编》。选自《红河雄风》)

(图片除署名者外,均由边防十三团老首长老战友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