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初中人口分布教案(人口分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综合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地理素养。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自然和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呢?

讲授新知: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教师课件投影“世界人口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纬度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范围?导致世界人口这样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生共同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3)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活动1:教师指导学生读图1.5“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并引导归纳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结论1: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同样,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活动2:教师指导学生读图1.6“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并引导归纳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结论2: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活动3:教师指导学生读图1.7“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并引导归纳水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结论3: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小结:总之,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基本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这些地区具有气候温和湿润,地势低平,沿河和近海等特点,利于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吸引人口不断地在这些地区集聚。

(二)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另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活动】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50万(2015年)。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根据上述资料和图1.8“芬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1.8a,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2.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3.阅读图1.8c,并与图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